永恆的愛情,是要我們去用心經營的。生活是一本百科全書,裡面有許多我們未知的東西,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、追尋。當我們擁有了愛情的時候,請用自己的誠心、恆心、耐心和愛心去好好地經營,這樣我們就一定會幸福。
愛情:誠心、恆心、耐心、愛心
這“誠心、恆心、耐心、愛心”似有形,卻又無形。但是,在我看來,這“四心”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,隨時等待我們去發掘和思考!
愛情不是衝動,也不是迷戀,愛情包含激情,但又不等同於激情,愛情包含快樂,但又不僅僅是快樂。真正的愛情是包容,是犧牲,是患難與共,是不離不棄。真正的愛情或許緣於一種心動,但一定會伴隨著一種高於感覺與慾望的精神性東西存在——愛的神聖感與責任感,也就是愛情的信仰。有了愛情信仰的人便有了一種宗教情感,會用一顆珍惜的心用一生的時間去寫好“愛情”這兩個字。他們不管貧窮富貴,生老病死,都相依相伴,不離不棄。當愛情達到最高境界時,是可以超越慾望甚至生死的。
但如何寫好愛情這兩個字卻很不容易,很不輕鬆。
現在的人談到愛情,最常用的詞莫過於感覺,說起分手的原因,大多為“沒有感覺了,沒有吸引力了”之類的話。這話乍聽覺得合情合理,但再一思索,就覺得不大對頭了。
感覺是什麼?吸引力又是什麼?世上有什麼感覺會永遠新鮮如初?世上也不可能有永不厭倦的東西,尤其是善變的人性。如果愛情只講感覺的話,它的生命力是脆弱而短暫的,沒有人能真正擁有它。柏拉圖與蘇格拉底有一段對話: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?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,要不回頭地走,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,但只可以摘一次。柏拉圖覺得很容易,充滿信心地出去。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來。最後,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:“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,卻不知是不是最好,不得已,因為只可以摘一次,只好放棄,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,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,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。”這時,蘇格拉底告訴他:“那就是愛情。愛情是一種理想,而且很容易錯過。”
這個故事就是說明人往往都是憑著內心的感覺,懷著一顆貪欲的心尋找愛情,期望得到世間最好的那株“麥穗”,而又永遠不覺得身邊的“麥穗”之好,於是錯過了一次又一次,最後空手而回。當感覺與慾望支配了你尋愛的心時,你一定會走入愛情的無底洞中,永遠也到不了彼岸。
不過愛情畢竟是一種情感,首先肯定是來自感覺與吸引力,但感覺上的激情是建立在彼此新鮮感的基礎上的,一旦彼此習慣之後就不復存在,儘管有些人懂得製造浪漫,但這種激情不會再是兩人重要的生活內容。激烈的浪漫式愛情必然有一天會走向平淡的親情式愛情。這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的,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依然知足地樂在其中。
用“感覺、吸引力、激情”等作為理由而拋棄對方的人,不是在愛情問題上過分幼稚,就是在愛情問題上分外老奸巨猾。幼稚的人是因為不懂珍惜而無意丟失,這類人往往初諳人世,年少輕狂,沒有經過生活的砥礪與風雨的洗練,並未意識到真情的內涵與可貴。而老成的人慣於風月,用這種看似合理的抽象語言作為藉口是再好不過的了,一則可為自己脫責,一則可掩飾自己的薄情負心。
不管是哪種情況,在愛情中持這樣愛情觀的人往往是靠不住的,他們不會是負責任的人,即使他不壞,不是故意想背叛變心,但他的愛情觀左右了他的思想與行為,使他在愛情上隨著感覺走,一旦感覺喪失,他就成了愛情的叛徒。
浪漫式愛情是人所嚮往的,但人生是苦難的,不完美的,人不可能常葆青春,不可能永遠健康快樂,特別是一個人老去時,被病痛折磨時,那種醜樣決不會受“愛美之心”的人性所欣賞的。人生既然是五味俱全的,那愛情也當如此,也是既有甜也有苦,既有酸也有辣的。單單是甜味的快樂往往都非真正的愛情,因為只有兩個彼此都不太在意對方的人在一起才會永遠快樂,他們不會要求那麼多,也不要結果,要的只是當下這一刻快樂就夠了。這樣自然不會傷心痛苦。所以一不快樂就分手的人往往是在玩弄感情,視感情為遊戲。抱這種態度的人在對方與自己爭吵或對方生病出事時便會翻臉無情,甩手而去,因為對方已經不能讓他達到那種目的,對方的存在已經成為他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。而真正愛一個人時,他的承受力應是非常強大的,即使發生爭吵也會回頭來溝通講和,甚至主動認錯讓步,對方生病出事時更是守護在旁,不離不棄。所謂患難見真情,親情友情如是,愛情也如是。檢驗兩個人愛不愛,不是看他們平常如何如膠似漆,關鍵看他們是否患難與共,白頭偕老。所以我說愛超越慾望其實是存在的,愛到深處時,不管這個人容顏是否老去,功能是否喪失,依然會愛。
如果將愛情寄託於人類本能的感覺,那麼人永遠都是喜新厭舊的,處於不斷地追逐中。但人是有理性的,可以用理性去戰勝那些天性的弱點,讓自己不致於成為慾望、情感的奴隸。看過《食神》的人都還記得這樣一個鏡頭吧:當記者讓周星馳飾演的食神說說他做菜成功的訣竅時,他寫了一個“心”字。廚藝如是,愛情亦如是,其他任何事情都如是,靠的是“心”。愛情是人類一種純真美好的感情,需要我們用心去讀去寫去感受去經營。 “心”又包括了“誠心、恆心、耐心、愛心”等。在所有的“心”中,“誠”是第一位。對待愛情首先應以誠相待,非誠勿擾。一旦“擾”了當有把愛情進行到底的“恆心”,做到有始有終,然後用一顆耐心去與對方磨合,在無數的矛盾紛爭後逐漸融合走向和諧,並用愛心去善待對方,不斷地感動對方,讓愛情的甜蜜與溫馨歷久彌香。如果沒有這四心,愛情多半會夭折,最終傷人傷己,徒留遺憾甚至空恨一生。欠錢財的債可還,欠感情的債則無法償還矣。世上最卑賤最惡毒的莫過於玩弄欺騙感情,對感情不負責任的人。
有人說:“愛一個人,就是讓他幸福快樂。”是啊,既然愛了,就別輕言放棄,儘自己所能給予對方幸福快樂。要不然,還是請閉上你的嘴,別再說什麼我愛你,免得污辱了這個神聖的字,褻瀆了上帝。
愛情:誠心、恆心、耐心、愛心
這“誠心、恆心、耐心、愛心”似有形,卻又無形。但是,在我看來,這“四心”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,隨時等待我們去發掘和思考!
愛情不是衝動,也不是迷戀,愛情包含激情,但又不等同於激情,愛情包含快樂,但又不僅僅是快樂。真正的愛情是包容,是犧牲,是患難與共,是不離不棄。真正的愛情或許緣於一種心動,但一定會伴隨著一種高於感覺與慾望的精神性東西存在——愛的神聖感與責任感,也就是愛情的信仰。有了愛情信仰的人便有了一種宗教情感,會用一顆珍惜的心用一生的時間去寫好“愛情”這兩個字。他們不管貧窮富貴,生老病死,都相依相伴,不離不棄。當愛情達到最高境界時,是可以超越慾望甚至生死的。
但如何寫好愛情這兩個字卻很不容易,很不輕鬆。
現在的人談到愛情,最常用的詞莫過於感覺,說起分手的原因,大多為“沒有感覺了,沒有吸引力了”之類的話。這話乍聽覺得合情合理,但再一思索,就覺得不大對頭了。
感覺是什麼?吸引力又是什麼?世上有什麼感覺會永遠新鮮如初?世上也不可能有永不厭倦的東西,尤其是善變的人性。如果愛情只講感覺的話,它的生命力是脆弱而短暫的,沒有人能真正擁有它。柏拉圖與蘇格拉底有一段對話: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?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,要不回頭地走,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,但只可以摘一次。柏拉圖覺得很容易,充滿信心地出去。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來。最後,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:“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,卻不知是不是最好,不得已,因為只可以摘一次,只好放棄,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,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,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。”這時,蘇格拉底告訴他:“那就是愛情。愛情是一種理想,而且很容易錯過。”
這個故事就是說明人往往都是憑著內心的感覺,懷著一顆貪欲的心尋找愛情,期望得到世間最好的那株“麥穗”,而又永遠不覺得身邊的“麥穗”之好,於是錯過了一次又一次,最後空手而回。當感覺與慾望支配了你尋愛的心時,你一定會走入愛情的無底洞中,永遠也到不了彼岸。
不過愛情畢竟是一種情感,首先肯定是來自感覺與吸引力,但感覺上的激情是建立在彼此新鮮感的基礎上的,一旦彼此習慣之後就不復存在,儘管有些人懂得製造浪漫,但這種激情不會再是兩人重要的生活內容。激烈的浪漫式愛情必然有一天會走向平淡的親情式愛情。這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的,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依然知足地樂在其中。
用“感覺、吸引力、激情”等作為理由而拋棄對方的人,不是在愛情問題上過分幼稚,就是在愛情問題上分外老奸巨猾。幼稚的人是因為不懂珍惜而無意丟失,這類人往往初諳人世,年少輕狂,沒有經過生活的砥礪與風雨的洗練,並未意識到真情的內涵與可貴。而老成的人慣於風月,用這種看似合理的抽象語言作為藉口是再好不過的了,一則可為自己脫責,一則可掩飾自己的薄情負心。
不管是哪種情況,在愛情中持這樣愛情觀的人往往是靠不住的,他們不會是負責任的人,即使他不壞,不是故意想背叛變心,但他的愛情觀左右了他的思想與行為,使他在愛情上隨著感覺走,一旦感覺喪失,他就成了愛情的叛徒。
浪漫式愛情是人所嚮往的,但人生是苦難的,不完美的,人不可能常葆青春,不可能永遠健康快樂,特別是一個人老去時,被病痛折磨時,那種醜樣決不會受“愛美之心”的人性所欣賞的。人生既然是五味俱全的,那愛情也當如此,也是既有甜也有苦,既有酸也有辣的。單單是甜味的快樂往往都非真正的愛情,因為只有兩個彼此都不太在意對方的人在一起才會永遠快樂,他們不會要求那麼多,也不要結果,要的只是當下這一刻快樂就夠了。這樣自然不會傷心痛苦。所以一不快樂就分手的人往往是在玩弄感情,視感情為遊戲。抱這種態度的人在對方與自己爭吵或對方生病出事時便會翻臉無情,甩手而去,因為對方已經不能讓他達到那種目的,對方的存在已經成為他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。而真正愛一個人時,他的承受力應是非常強大的,即使發生爭吵也會回頭來溝通講和,甚至主動認錯讓步,對方生病出事時更是守護在旁,不離不棄。所謂患難見真情,親情友情如是,愛情也如是。檢驗兩個人愛不愛,不是看他們平常如何如膠似漆,關鍵看他們是否患難與共,白頭偕老。所以我說愛超越慾望其實是存在的,愛到深處時,不管這個人容顏是否老去,功能是否喪失,依然會愛。
如果將愛情寄託於人類本能的感覺,那麼人永遠都是喜新厭舊的,處於不斷地追逐中。但人是有理性的,可以用理性去戰勝那些天性的弱點,讓自己不致於成為慾望、情感的奴隸。看過《食神》的人都還記得這樣一個鏡頭吧:當記者讓周星馳飾演的食神說說他做菜成功的訣竅時,他寫了一個“心”字。廚藝如是,愛情亦如是,其他任何事情都如是,靠的是“心”。愛情是人類一種純真美好的感情,需要我們用心去讀去寫去感受去經營。 “心”又包括了“誠心、恆心、耐心、愛心”等。在所有的“心”中,“誠”是第一位。對待愛情首先應以誠相待,非誠勿擾。一旦“擾”了當有把愛情進行到底的“恆心”,做到有始有終,然後用一顆耐心去與對方磨合,在無數的矛盾紛爭後逐漸融合走向和諧,並用愛心去善待對方,不斷地感動對方,讓愛情的甜蜜與溫馨歷久彌香。如果沒有這四心,愛情多半會夭折,最終傷人傷己,徒留遺憾甚至空恨一生。欠錢財的債可還,欠感情的債則無法償還矣。世上最卑賤最惡毒的莫過於玩弄欺騙感情,對感情不負責任的人。
有人說:“愛一個人,就是讓他幸福快樂。”是啊,既然愛了,就別輕言放棄,儘自己所能給予對方幸福快樂。要不然,還是請閉上你的嘴,別再說什麼我愛你,免得污辱了這個神聖的字,褻瀆了上帝。
請按此登錄後留言。未成為會員? 立即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