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自己的情書 於 21/03/2014 發表 收藏文章
欣賞過朱銘先生在香港的雕塑展,有一組作品甚有感覺,
作品名為「囚」。

「囚」,意拘禁。
人被困,除了軀體上的囚禁,還有思想上的困局。

「逃」,意離開。
人要離開,除了考慮可行性以外,還有自己的意願。

軀體被拘禁很容易理解,但思想上被囚禁有時則難以覺察。
社會、教育、信仰、學習、經歷等慢慢為我們的思想建築起一個牢固的囚室,
雖然是個人的思想,但卻滲透太多非個人的考慮因素,
無形的規範,引領我們在某個框架中找尋「可接受」的選擇。
我們不是沒有更滿意的選擇,而是害怕了離開那個框架要付上的代價。

有一位朋友問我:「一個懂生活的女人該怎樣?」
我答:「就是懂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。」
許多時候,我們都在思考「該」與「不該」,卻忽略了「想」與「不想」。
假若事情並不涉及他人的利益,我們是否該有「自私」的權利?
奈何,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和眼光,所以我們讓自己繼續安份守己地待在那個框架內,
我們自困,是一個選擇,因為我們知道,在「囚室」以內,至少得以「生存」。

我們有太多原因選擇不去「逃」,
或者,最大的理由是我們害怕逃出囚室以後的孤單,
那種逃離框架的後果是自由,也是孤獨。

留言


請按此登錄後留言。未成為會員? 立即註冊
    快捷鍵:←
    快捷鍵: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