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9年6月,一代文豪川端康成來到人世間。在他兩歲的時候,他的父親便因肺結核去世了。禍不單行,母親也因為服侍丈夫時染上肺結核,在他3歲的時候,丟下了他撒手西去。川端康成或許記不清父母的容顏,但他們的早亡卻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,用他自己的話說,“父母相繼病死,深深刻入我幼小心靈的,便是對疾病和夭折的恐懼。” 川端康成的父母去世後,祖父母將他接到身邊撫養。祖母對他寵愛有加,川端康成後來在《祖母》一文中回憶道“我小時候身體非常虛弱,好不容易活下來,全靠祖母的力量。人們常指著我說,祖母將我嬌慣到令人皺眉的地步。”有一次川端康成淘氣,生氣的祖父順手提起身邊的熱水壺打他。祖父患有白內障,無法看見開水已經傾倒了出來。祖母心疼川端康成,又不敢阻止脾氣不好的老伴,就用自己的身子護著孫子,任憑滾燙的開水澆灑到自己的手臂上。 祖母的疼愛暫時撫慰了川端康成孤獨無助的心靈。可是,在他7歲的時候,這個世界上最愛他的人也突然離世了。川端康成和姐姐芳子,由保姆的丈夫和兒子分別背著去參加了祖母的葬禮。祖母的去世對川端康成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。在《故園》《祖母》等作品中,他悲傷地寫道,祖母臨死那天,說是腳冷,讓他給穿上襪子,蓋好被子,這是祖母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讓他替她做事。 川端康成的姐姐芳子一直寄養在姨媽家中。1909年,在川端康成10歲時,年僅14歲的芳子就不幸夭折了。祖父拉著川端康成的手去安葬姐姐。雖然川端康成和姐姐很少見面,感情也談不上深厚,但是,姐姐畢竟是他最親的人之一,她的離世無疑會給他的心靈蒙上一層死亡的陰影。就這樣,一個六口之家,在幾年內便相繼失去了4個人,只有川端康成和又聾又瞎的祖父枯守在那貧寒的小土屋裏。 黑夜降臨的時候,川端康成和祖父隔著油燈對坐著,失明的祖父在油燈下固執地守著他的心頭肉,他是這個不幸的孩子唯一的保護者了。川端康成則因為對未知命運感到莫名的恐懼,故一動不動地緊緊盯著祖父的臉,這張臉對他而言,是他在黑夜中唯一感到安全和溫暖的依靠。可是,不久以後,川端康成連這“唯一感到安全和溫暖的依靠”也失去了。 1914年5月24日夜裏,在川端康成15歲的時候,他最後一位至親——長期臥病在床的祖父也永遠地閉上了眼睛。在祖父的葬禮上,全村50戶人家都因可憐他而掉了眼淚。送葬的隊伍從村中通過,川端康成走在祖父棺木的正前方,每一位見到他的人都在對他說:“多可憐啊,多可憐啊!”的確,不斷失去至親的川端康成讓人同情和哀歎。當同齡人還沐浴在親人懷抱中的時候,川端康成卻接二連三為親人披麻戴孝。此外,他還為中學英文老師和一位好友送過殯。出殯仿佛成為他幼年和少年時代的職業,以至於他的表兄把他叫做“參加葬禮的名人”,他的表嫂稱他“像殯儀館的人”,他的表妹則說他是“殯儀館先生”,“衣服淨是墳墓味兒”。 後來川端康成不無感傷地說:“我孑然一身,在世上無依無靠,過著寂寥的生活,有時也嗅到死亡的氣息。”可以說生 離死別的生活經曆造就了川端康成孤僻、傷感、自卑的性格,這一切對他人格的形成以及文學 的資質,都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
請按此登錄後留言。未成為會員? 立即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