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系文青》

藍矛盾 於 08/04/2018 發表 收藏文章
過去連續四日的假期,和友人觀看香港電影節的電影、中英劇團的話劇,藝術家的作品展。
「文青」嗎?不。

「文青」即文藝青年,用字面的解釋為喜愛文學藝術的青年。「文青」是將文學藝術容入生活之中,可能一本叔本華的作品可以充實了一段不短的休閒時間。對,是一段不短的休閒時間。看完一本書後,經過沉澱、反思、翻閱,產生有不同得著,然後再次重複。

「文青」不是季節限定,更不是「有樣睇」。後者不多作解釋,而前者有時為了在社交平台上假裝自己很有文藝氣息,無視所有場合禮儀,然後遭人鄙視亦是閣下自找。

當日觀賞《羅生門》,早十分鐘進場預備心情,把響鬧裝置較為靜音。不久,在我後排五點方向坐下一對男女。一坐下,這對男女就開始一段讓我想翻足整個文化中心的白眼。

女︰「其實今日係黎睇咩咖?《羅生門》係講咩咖?」
男︰「唔知啊!可能係唱歌。」

先生、小姐,你未入場前未知是甚麼都算了,現在你們已經入了場,仍然未知《羅生門》的背景、原著內容,是何等不尊重這部話劇?先不論你認不認識芥川龍之介是誰,又或知不知黑澤明的電影,現在科技如此發達,GOOGLE《羅生門》了解內容大致說甚麼也不算過分吧?正如你買了某歌手或樂團的演唱會,也會在演唱會前重溫他們的作品,以便自己更加投入的道理一樣。

罷了!表演開始一段時間,女的電話響了,還要響了兩次!看電影也知道較靜音,以免影響觀眾,看話劇電話響,除了影響到觀眾可能聽不到演員說甚麼、不尊重表演者,還有將觀眾的思緒拉到現實,觀眾又要花一些時間將思緒代入表現中。

都罷了!再隔一段時間,女的將電話屏幕轉向我的方向,回!短!訊!我的右眼猶如被閃光燈側射著。

完場後,那位女性自拍門票發到其社交平台後,放下埸刊走了。

真正「文青」不需要拼命地告訴別人,我是「文青」。他們亦不會自稱自己是「文青」,對他們而言只不過的生活的一部分。

這位女士,若然妳想扮得似「文青」,個人建議妳不要上傳《羅生門》門票。嘗試GOOGLE藝發局每年給九大藝團多少資助、九大藝團的董事局成員又是誰?九大藝團每年只需要處理表演數量,不斷地重新演繹經典,無須理會收支會否平衡。反而,一些中小藝術團體則要花大量時間處理藝發局資助的申請文件,最終得出藝發局願意個別活動或一年再或三年資助,大大影響藝術團體的發展。

下次,妳上傳一張一些小劇團表演門票,可能會更像「文青」一點。這些小劇團很大程度是靠門票收入維生,反正妳也只不過消費一張門票來展示妳有多「文青」,不如消費得有價值點?

當然,我希望妳有一天能愛上話劇。

標籤: 藍矛盾  散文  文青  羅生門  藝發局  

留言


請按此登錄後留言。未成為會員? 立即註冊
    快捷鍵:←
    快捷鍵:→